巨有科技智慧景区文化遗产数字化:从“静态保护”到“活态传承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29
发布者:
浏览次数:1328
文化遗产数字化系统通过三维重建与交互技术活化历史场景。以敦煌莫高窟为例,其“数字藏经洞”项目利用4K影像、激光扫描与VR技术,1:1复原洞窟壁画与彩塑,游客佩戴设备即可“穿越”至唐代洞窟,近距离观赏飞天的飘带纹理。项目上线后,线上访问量突破1200万人次,分流了30%的实体洞窟客流。
技术实现上,系统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捕捉壁画褪色前的原始色彩,AI算法自动修复残缺部分。例如,云冈石窟第12窟“音乐窟”通过3D打印技术1:1复刻,在青岛城市展览馆展出,实现文化遗产的“异地重生”。此外,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数字文物的版权归属,如故宫博物院将《千里江山图》数字藏品发行至海外平台。
公众参与方面,景区推出“数字修复师”互动项目。游客通过APP上传手绘的文物修复方案,AI算法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并嵌入数字场景。例如,圆明园遗址公园的“数字复原大赛”吸引了超10万名用户参与,优秀作品被纳入景区AR导览内容。
相关新闻推荐
-
16 05-2025
巨有科技智慧景区信息化中的智能营销与活动推广系统
-
05 05-2023
数字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?
“数智文旅”离不开一系列数字技术的革命性突破,更离不开我国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。“数智文旅” 打破了管理者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壁垒,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,为各级领导、各个部门提供旅游决策参考,实现了旅游决策的有据可依、科学高效。
-
04 03-2022
旅游大数据让景区“智慧”起来
你知道吗?一部手机,即可判断出用户的性别、年龄、偏好,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,特定区域内的实时人数及分布等,这一系列对游客的数据画像,都是旅游大数据所反馈回来的数据,每逢特定节假日,实时游客量、一天游客量、假日期间总游客量、消费总量等都会迅速通过景区经营屏幕传递给管理者,这同样是归功于旅游大数据。